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如果校門是古蹟大南門ㄋ

成大建築系教授傅朝卿建議把大南門城當校門,更符合學校的歷史意義。 (記者趙傳安攝)
 2012/10/27中華日記記者黃微芬報導
 台南市建興國中在日治時期是「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」,舊校舍已被列歷史建築;考量此一歷史意義,加上現今校門位在府前路,家長接送學生上下學時易有交通阻塞問題,以及讓學生走路上下學運動健身三因素,成大建築系教授、 「老樹節促進會」副主委傅朝卿創意發想,把大南門城當建興國中的校門。
 對此一提議,校長高彩珠雖樂觀其成但也認為茲事體大;她說,目前大南門城兩旁都有「小門」可通到校內,很多學生上下學時也都走此通道,但要把校門改設在大南門城,恐牽涉古蹟管理及家長意見等問題,還得從長計議。
 建興國中創建於日治大正八年,原名台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,一九二一年改為南門尋常小學校,戰後成為台南市政府最早所在,「府前路」路名便是因此而來;惟學校對面就是忠義國小,兩校上下學時間家長接送,經常造成府前路交通阻塞。
 傅朝卿認為,如果把校門改為大南門城,可引導家長改在南門路接送子女,紓解府前路交通問題,也符合學校歷史,加上由南門路經大南門城入校得走一小段路,有益健康。
 他說,現在很多美國學校都這麼做,要求家長不要直接把小孩送到校門口,而是讓孩子走上二、三百公尺,讓上下學也可以成為運動的好機會,兩其全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