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身鹽埕世家 畢業成大建築系
前台南市長林錫山出生南區鹽埕世家,林家在他父親林全金戮力經營下,擁有大片鹽田,日據時期稱為朝日鹽業株式會社,現在金華路一帶的鹽埕國宅,當年土地全都是林家的。
林錫山畢業於成大建築系,辛文炳擔任市長時,他是建設局土木課長,辛的市政建設,多在林錫山課長任內策劃推動。
大刀闊斧拆東門圓環違建、攤商
民國四十九年進入台南市府的前國宅局長蘇明吉,認為林錫山的確展現了過人的魄力,開闢了多條道路。例如民國五十七年間,位在運河北岸,市區通往安平的道路原本只有八、九米寬,林錫山拆了許多房屋,讓道路拓寬至二十二米。另一件是拆除東門圓環有二百二十二戶違建與攤商,蘇明吉回憶,當年東門圓環熱鬧非凡,尤其入夜之後燈火通明,成為一顆夜明珠,軍機和民航客機降落時都以此為參考點。拆除時,攤商抗爭激烈,警備總部甚至加強戒備,以防萬一。拆遷後,圓環內的美食攤位,散布到府前路、小西門圓環、建國路(今民權路一段)、復興路(今大同路)上,繼續享有盛名。
蘇明吉指出,台南公園西側和南側原本違建林立,林錫山也都勇於面對,一一清理完畢。是林錫山這種任事風格,把府城帶起來的。
抽沙填土開發安平工業區
光復後台南市第一座工業區─安平工業區,是在林錫山任內開發的。蘇明吉表示,許多人知道蘇南成的五期重劃區是從安平外海抽沙填土,林錫山的安平工業區,是從鯤鯓湖抽沙填土築起來的。
府城的工業發展,一向較其他都市遲緩,且既有工廠多散佈市區,不但用地狹窄,且難以擴展,也造成空氣、水及噪音等公害。林錫山在行政院支持下,選定台南市西南角,鯤鯓湖東側,原為廢棄鹽田及國有出租魚塭,開發為面積兩百公頃的工業區。改善市容,也帶動鄰近地區的發展。
於是,在經濟部工業局等單位推動下,國有財產局與台南市府及中華工程開發公司合作開發,從民國六十年十月起到民國六十四年七月,歷時三年九個月,開發成綜合性工業區,總共投資十二億元。六百多家塑膠、化學、金屬、機械與電機、電子廠商逐一進駐,林錫山也已功成身退。安工區開發成功,的確帶動附近的發展,就出生鹽埕的林錫山來說,他無負於鹽埕鄉親。
市立體育館讓府城人念念不忘
市立體育館,也是林錫山至今讓府城人念念不忘的貢獻。自從它在二十四年前拆除後,台南市迄未能有一座像樣的體育館。
現在稱為檨仔林公園的體育館舊址,清代稱檨仔林,日據時期建台南神社,光復後改為忠烈祠。民國五十八年,林錫山市長倡建市立體育館,把忠烈祠遷到健康路現址。
林錫山市長的夫人王秀蓮,也畢業於成大建築系,是台灣第一代女性建築師,自己開了事務所。外界都以為體育館是她設計的,她透露,實則是台北的建築師江九思,因為她不願讓別人有說閒話的機會。從專業的角度來看,她認為,設計的比例很好,動線也不錯。為了大跨距,使用力霸鋼架結構。
體育館完成後,由於地位適中交通方便,不僅舉辦各項球類比賽,連各種展覽都喜歡在此舉行,像旅美學聯籃球隊來台,與中華隊就曾在這裡對陣,全場滿座為個頭雖小卻身手矯健的歐陽南州加油喝采。
台南市曾在民國三十七年承辦過第三屆台灣省運動會,位在忠靈塔前的司令台和矗立在體育路、健康路口由省府主席魏道明題字的牌坊,就是那時留下來的。作為五大省轄市之一,居然事隔二十二年,到民國五十九年才又輪到主辦一次省運會,對府城而言,當然是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。在林錫山的規劃下,市府整建了田徑場、足球場和自由車競賽場。由於這個基礎,後來蘇南成任內分別在民國六十七年和民國七十一年,舉辦兩次區運會,還在竹溪對岸闢建羽毛球場、橄欖球場、飛靶場等,設置體育公園。
40歲當市長 花很少錢推動建設
前市府主秘劉阿蘇觀察,林錫山四十歲當選市長,任內銳意經營,確有多項建設是台南市建設邁進的開端。身為市長夫人,林錫山市長任內只進過市府三次,王秀蓮說,林錫山那時的確很用心推動台南市的建設,「我們有建築和工程的背景,台南市花很少的錢,卻推動很多建設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